【头条】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 2016-04-12 17:27 |
|
分享到: |
|
导读:2016年4月8日,商务部全国市场体系建设暨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上,商务部印发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试行)》,征求各省市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主管部门意见。以下为文件全文!
文中提到农村电子商务重要工作内容,政府如何组织开展工作,以及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其中针对农村物流,提出支持邮政、快递物流企业等合并成立专门的农村物流服务公司,承接县到村的快递物流业务。
2016年4月8日,商务部全国市场体系建设暨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推进会上,商务部印发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指引(试行)》,征求各省市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主管部门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8号)精神,提高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制定本工作指引。
各地可根据工作指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新提出本地具体政策和工作措施。
一、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坚持“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
二、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市场为主,政府扶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做好引导和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协作统筹,建立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维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统筹规划,创新发展。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纳入区域“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产业支撑,促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以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改造传统商业的业务流程,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要求,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资源互联互通与共享机制。
(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础条件,认真研究分析,着眼长远,理性推进。注重发挥基层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县而异,探索具有农村特点的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和模式,改善农村民生条件,让广大农村群众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
(四)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环节,紧密结合当地的产业特色和地域优势,选择农民急需的消费品、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试点,集中力量解决物流、人才、金融服务等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示范效应,形成推广机制。
三、农村电子商务的重点任务
(一)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充分发挥现有市场资源和第三方平台作用,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构建农村购物网络平台,实现优势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二)扩大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推广。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市场,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加强运用电子商务大数据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硬环境方面,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软环境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新型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适应农村产业组织变化趋势,推动万村千乡、邮政、供销合作社等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商业模式,与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产、供、销协同能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建立完善覆盖县、乡、村的农村商品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为农村提供安全、便利、实惠的消费环境。
(二)加快推进农村产品电子商务。以农产品、农村制品、乡村旅游等为重点,加强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引导生产更多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村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产品的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培育农村品牌,带动农民增收。
(三)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电子商务。鼓励对传统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网点进行信息化改造,开展多种形式的化肥、种子、农药等电子商务。为农民提供优质、实惠、可追溯的农业生产资料。发挥农资生产流通等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优势,将农资研发、生产、销售与指导农业生产相结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网络诊疗等及时、专业、贴心的农业专家服务。
(四)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逐步增加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一网多用。鼓励与服务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大数据分析能力,在不断完善农民网络购物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叠加手机充值、票务代购、水电气费缴纳、农产品网络销售、小额取现、信用贷款、家电维修、养老、医疗、土地流转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五)提高电子商务扶贫开发水平。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原则,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积极推进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扶贫工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升贫困地区交通物流、网络通讯等发展水平。探索农村创业新模式,引导农民立足农村、对接城市,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网络销售,增强贫困地区利用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创业、就业能力。
五、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组织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可以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在发展初期,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健全和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加大扶持力度。然后根据农村电子商务的不同发展阶段,调整政府定位。
1.加强领导。建议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
2.健全机构。可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或指定具体部门,配备熟悉电子商务业务的专业人员,负责拟订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协调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为当地企业和个人运用电子商务提供支撑;开展电子商务行业统计、监测和分析。建立商务、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农业、金融、工商、旅游、统计、邮政、供销、共青团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部门协调机制,明确各自责任。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发展基础较弱的地方,可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由行业龙头企业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
3.制定政策。政府应发挥其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地理、产业、人才、发展基础等,统筹谋划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路、重点、措施,研究出台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配套政策,在项目、土地、税收、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二是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领作用,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投资、融资担保、责任保险等模式。三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日常管理制度、工作推进制度、监管制度、考核制度等等,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4.优化环境。以创新的思路、超常的举措,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努力营造农村电子商务最优的发展环境。一是优化政务环境。着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提速增效等工作,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对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的项目开放绿色通道,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创新工作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服务好农村电子商务企业;当好调研员、服务员,了解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转变工作作风。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以强烈的务实理念,扎实的作风,严明的纪律保障工作落实,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能力。
(二)编制规划,制定工作方案。
结合实际,理清思路,立足优势资源和产业,突出特点特色,科学合理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1.深入调研,理清思路。一是认真学习借鉴先行地区的经验做法,与自身实际对照,不断研究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思路,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二是摸清自家底数。组织职能部门、乡镇村基层组织和有关协会、企业、农户,深入实地专题调研,弄清本地农产品、民俗产品、乡村旅游等资源情况,以及本地产业发展情况。初步确定适合网络销售、能够代表地方特点、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品,不盲目追求数量,不顾产品质量。建立动态数据库,定期更新。三是理清工作思路。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情况,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
2.描绘蓝图,编制规划。规划是总纲,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要围绕当地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发展现状、分析形势和存在问题等,确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功能布局和重大项目等,明确产业重点,工作任务、制定引导与扶持的系列政策和保障措施,科学编制符合实际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确保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与区域“十三五”发展规划、县域总体规划和新型城镇化规划等规划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当地的发展特色。
3.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是规划分步实施的细化,结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以及发展形势和资源现状,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从组织机构、宣传及培训工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品牌建设及产业链整合、完善相关政策及配套服务等方面,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做出全面细致的部署。分阶段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单位具体负责人,确保规范操作和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加强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
1.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积极推动4G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结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持续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
2.以建制村通硬化路为重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公交化改造。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持续供电和电压稳定。
3.合理规划和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适度规模的冷库仓储,发展产地预冷,提高冷链运输能力。加强产地农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初加工和质量保障等设施建设。
4.推动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农业、供销、邮政各部门及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快递企业等相关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推动第三方配送、共同配送在农村的发展,建立完善农村公共仓储配送体系。
5.发挥好邮政点多面广和普遍服务的优势,鼓励物流资源市场化整合,支持邮政、快递物流企业等合并成立专门的农村物流服务公司,承接从县级到村的快递物流业务,政府可在企业运营初期给予阶段性补贴。
6.探索建立开放、透明、共享的数据应用平台,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各类企业提供服务。
(四)加强宣传和人才培养。
1.开展专题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做法、经验,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和合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进一步引导农民群众更新观念,让广大农民群众意识到电子商务给自己带来的方便和好处,提高农民群众电子商务的参与度。加强地区间沟通与交流,促进合作共赢发展。
2.建立培训体系。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培训体系,研究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利用职业技校、党校等现有资源,或依托第三方培训机构等,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培训。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培训机制,针对政府、企业、农民等提供基础普及性的公开、免费培训,针对农村青年等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创业需求提供公益性或者市场化的增值培训。
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实施互联网技术、经营销售、财政知识等培训;对网商着重加强网店注册、商品推广、经营管理等培训。邀请专家学者、网上创业成功者、相关部门专业人员,解读最新政策、营销技能技巧、网上创业经历和体会等,提升创业创新实践能力。要将培训与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结合起来,为参训人员提供市场、资金等全链条综合服务,跟踪指导,确保效果。
3.加强人才引进。进一步利用人才租借、专家咨询等灵活方式,解决短期临时人才需求。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在子女就学、住房租房等多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更优惠条件。针对电子商务重在实战的特点,加大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的引进。带领企业赴电子商务专业院校和人才集聚地进行推介、招聘,当好企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间的“红娘”。
4.发掘潜在人才。通过青年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发掘一批年轻且富有创业激情的人才。加强引导,做好当地农村毕业大学生的职业导向。利用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有利时机,在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前后,通过广泛宣传、登门拜访、电话问询、专题活动等方式,吸引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家乡创业就业。开展优秀评比,选出一批优秀供应商、服务商、电子商务服务站长等,进一步激发本地电子商务群体的内在动力。
5.建立人才档案。全面掌握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情况和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情况,分类管理,动态管理,推动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五)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秩序。
1.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加强本地网商守法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
2.加快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对本地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第三方机构独立进行,并及时宣布检测结果。逐步建立覆盖生产和流通的信息溯源系统,以农业生产档案信息为基础,实现对产地环境基础信息,病虫害防治、质量检测等生产过程信息,分级包装物流等流通信息等的实时登记、生产流通操作指导和预警,信息查询和上传,推进视频实时监控。让消费者了解符合食品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
3.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支持建立本地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分级、包装、贮存、品控、运输等地方和企业标准体系。覆盖从土壤环境、种养殖操作,到采购、仓储、配送、物流、包装等生产、流通全链条,推进实施农产品良好操作规范,指导和补贴农民开展土壤改良、科学施肥、科学种养殖等。
4.努力培育本地品牌。对本地特色农产品申请品牌和原产地注册等进行补贴。加强食品安全许可管理,简化程序,强化过程监管。推行政府官方认证,提高本地农产品的信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5.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统计分析。整合当地政府部门各类信息资源。加强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逐步建立完善规范、系统、科学的统计监测体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断丰富统计内容,扩大统计覆盖范围,准确把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动态和趋势,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统计信息的综合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六)提供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公共服务。
1.提供公共服务是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动其他有关工作的基础。要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融合互动、丰富内容和提升品牌同步推进,建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逐步覆盖县、乡、村三级整个县域农村。
2.鼓励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牵头搭建行业协会组织,成立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整合本地各类资源,为已经和即将参与农村电子商务的各个主体提供综合业务保障,做到功能完善、体系健全、服务规范、支撑有力,为本地卖家、供应商、服务商以及消费者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和沟通桥梁,为地方性产品和服务销售区外提供一个平台。
3.有条件的地方,可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平台。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厂房等资源,改造建设创业孵化平台,为农村青年、务工回乡人员、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能人等提供场地、培训、技术、物流、金融等孵化条件。要科学分析、定位和充分发挥孵化平台的作用,不能简单模仿建设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园区,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六、加强工作考核评价
对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政府部门、承担购买服务的协会、企业等主体进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创业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等进行奖励。
(一)制定考核机制。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纳入政府考核体系,结合实际,制定年度考核标准,并下达考核指标。按照不同阶段的要求,对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分别制定考核目标,细化考核指标,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层层分解工作任务,确保年度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
(二)建立督查机制。设立农村电子商务督查考核组,制定和完善相关督查制度,定期对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收集信息,并将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原则上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项督查,每半年召开一次督查通报会,集聚合力,共同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顺利开展。
(三)完善奖惩机制。为进一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要健全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各项奖惩制度,将农村电子商务指标完成情况与奖励进行挂钩。年终按照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对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视情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