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突破区域、场地、身体等方面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这就为我国缩小城乡与地区差距、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全面消除贫困问题创造了条件。
互联网是推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让更多的民众特别是农村居民享受到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无疑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必要之举。
我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在短短的二十余年里,迅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为90.1%,无线网络覆盖明显提升,网民Wi-Fi使用率达到91.8%。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也在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测算,互联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些年得到了明显提升,预计在2013-2025年期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平均每年提升GDP增长率0.3-1.0个百分点,对中国GDP增长贡献份额7%-22%,对中国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最高为22%,到2025年将可创造46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
在互联网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突出地表现在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数字鸿沟”。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规模达1.86亿,但占比仅为27.9%,这与农村人口依然占全国总人口45%左右的比例相比明显偏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只有30.1%,与城镇地区的64.2%相差了34.1个百分点。在电子商务方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要明显低于城镇地区。除了城乡差距外,地区之间的互联网发展也很不平衡。以网站建设为例,我国东部地区网站占比69.28%,中部地区占比18.01%,西部地区占比仅为12.71%。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突破区域、场地、身体等方面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门槛和成本,这就为我国缩小城乡与地区差距、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全面消除贫困问题创造了条件。因此,要想使人民在互联网发展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尽快补齐薄弱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按照发展目标的要求,力争到2020年实现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3000多万农村家庭宽带升级,使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并逐步实现无线宽带覆盖,预计总投入超过1400亿元。因此,必须多渠道地筹集建设资金,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引导地方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基础电信、广电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竞争性招标等公平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积极探索PPP、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积极性。
二是加大“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对接力度。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下乡进村的政策,从去年底到今年4月,先后发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等文件,强调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也积极主动地把农村地区、西部地区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新动力。比如阿里巴巴启动了“千村万县”计划,京东针对乡村市场推出信贷消费产品“乡村白条”,苏宁宣布建立10000个乡镇服务站,等等。只有将各项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与农村的对接才能坚实牢固。
三是加快农村互联网人才的培养。互联网在农村能否真正发挥效能,关键在于人才。根据阿里巴巴对我国县城电子商务人才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未来县城对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的人才的需求将达到200万。然而,在农村,31%的人缺少经验管理的理念,20%的人缺乏创业知识,另有14%的人没有设计网店的能力。很显然,在缺乏足够的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人才做基础的情况下,仅靠大规模投资难以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已启动了“中国电子商务师”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围绕“大学生创业就业”和“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人才孵化”两条主线展开。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人才的培养,可以考虑以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部分个体经营户为重点,积极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
四是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农村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服务。要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不断降低互联网创业的门槛,减轻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各种负担,为农村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事实上,只有政府与市场共同携手,共同发力,互联网的发展才能更多地惠及到广大的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的“短板”才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