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深夜,在中华北大街一栋商务大厦里,王强和公司的几名业务骨干正认真讨论着,经过几个小时的商议,凌晨时分,他们终于通过了下一件上网销售农产品的包装策划书。
刚刚休息了几个小时,天蒙蒙亮,王强就开车往老家行唐县赶。“今天行唐县商务局的工作人员要到行唐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考察,我得回去介绍情况。”王强说。
“2014至2015年,我们省共有17个县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在河北省商务厅委派下,我成为了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咱们省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服务体系的建设。”王强告诉记者。
“创业最难的时候,我愁掉了所有头发”
初见王强,闪亮的光头令人侧目。“很多人一看我这光头就觉得这是不是坏人呀?千万别以貌取人呀,我是个风趣随和的人。我可不是追时髦剃的光头,我是愁的。创业最难的时候,我愁掉了所有头发。”王强笑着说。每一次看到自己的光头,他就仿佛看到了走过去的创业路。
王强是行唐县龙舟镇西关村人,1999年,他从部队退伍后,就梦想着自己创业。他向父母借了3万元,在石家庄开了一家批发香烟的门市,因为经营不善赔了个精光,连过年回家的路费都是借的。王强觉得对不起父母,很快就返回了石家庄,在一个施工队打工。“施工队主要是修路,每天挺累的,也没有挣下多少钱。”王强说。
一年后,王强带着辛苦攒下的几千元回到了老家。回家干什么,王强一时间陷入了迷惘,乐观的他很快就有了点子。“我在部队时学过电脑,就想着在这上面谋划谋划。”他最先买来两台电脑,在家教别人学习电脑。他说,当时他晚上自己学习,白天再教别人,几乎是连轴转,终于掘到了第一桶金。
一年后,王强拥有了6台电脑,几万元的积蓄,“不安分”的他又有了想法。“一次在外面吃饭,我听到旁边有人说县里面成立了几家私立学校,因为资金困难买不起电脑。我就想能不能我来买电脑,然后租给学校使用,学校支付我租金呢。”王强说,有了想法就去干,他拿出所有积蓄,又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4万元,凑了8万元购买了40台电脑,开始了自己的二次创业。这次“冒险”成功了,三年后,王强还清了所有欠款,并有了十几万元的盈利。
随后,王强又开始了第三次创业,这次他和别人合开了一家电脑学校,这次“冒险”让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学校投入大,回本慢,再加上招生、老师工资等方面的压力,我开始失眠,然后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一年后,我的头发掉光了,也退出了电脑学校。”王强说。
“这些农产品都是金子,我一定要卖出去”
失败并没有打垮王强,不服输的他又有了新想法。“我在石家庄逛夜市看到土特产很受欢迎,就想着能不能在土特产上做做文章。”王强说,行唐地处太行山的浅山区,盛产大枣,几乎年年丰产的大枣并没有给农民带来致富的福音,相反因为市场信息不畅,经营思路保守,产品附加值低等原因,导致很多时候销售不出去。常年如此,很多枣农已习以为常,家里的壮劳力外出打工,老人在家盲种盲收,年复一年。
“这些农产品都是金子,我一定要卖出去。”看到这种状况,本想做实体店生意的王强因筹集不到足够的本钱,决定网上卖大枣。那时候网购在城市里还不成规模,消费群大多是年轻的白领阶层,在农村更是个稀罕事,之所以能走上这条路,主要是因为王强懂电脑,对网络有过一些接触。
2007年2月,他在淘宝上注册了“河北特产店”,进货、拍照、网店装修、客服、包裹、联系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全程自己操作,网店装修是个技术活儿,不会就照着书上写的一步步操作。刚开始起步顾客少,就进一点儿货,他为此没少遭厂家的白眼。尽管最初每个月卖不了多少货,也没动摇他的决心,他始终坚信大枣品质好,顾客不买是因为没了解到。他在学习中不停地升级网店的装修风格,向同行取经,调整经营策略,终于在第5个月销售额提升到上万元,之后的几个月,销售额出现井喷式增长。一年下来,他的店铺从新店升级为双皇冠店,年营业额达到52万元。
店铺逐渐积累了一大批忠实顾客群,2008年3月,他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商标,设计了产品包装,直接从枣农地里采购,包装后网售,实施品牌化运营,年销售额增长了3倍。之后,他又升级入驻“淘宝商城”,注册经营两家“河北特产店”,年营业额达到1000多万元。
在网店零售取得较好业绩后,王强仍不满足,开始探索网上批发经营,在阿里巴巴网站经营“河北特产”,当年就创下30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十里八乡的枣农们跟着王强走上了致富路,有些在外打工的乡亲们也纷纷回乡效仿开网店,小小的贫困县刮起了“网商风”。
“我有很好的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经验,要带动更多农民朋友”
王强的网店运营业绩,受到阿里巴巴的特别关注,被确定为重点培养的实操派专业人才,推荐进入“淘宝大学”宣讲营销实操课程,他的营销理念、经营策略以及运营模式等也在业内广为流传。2011年9月,王强被评授予“全球十佳网商荣誉称号”,成为我省唯一一名获此殊荣的网商。
随着名气的提升,王强还吸引了很多农产品企业关注,蜂蜜、花生,甚至家纺等厂家主动找上门,让他在网上代运营自家的旗舰店、专营店,王强不负众望,代运营的每家店铺都取得年销上千万元的业绩,得到农产品企业的认可。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媒体纷纷采访这位实操派农产品网商精英,王强受到广泛关注。2013年底,他获得教育部电教办培训基地认证讲师资格,由此开始涉足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培训业,开启了他在全国传授农产品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之路。
“我家的红薯干就是王强帮着销到全国各地的。”行唐县口头镇牛下口村的牛国民说,今年红薯刚刚成熟,他就已经接到了近4万斤的预订,销售一路看好。
“农产品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是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随着近几年我国网购规模的急剧增长,网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涉足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行业的农产品企业或网商在还没有积累经验的情况下,就遭遇残酷的市场竞争,很容易半途而废,这些都会成为阻碍“农产品进城”的绊脚石,解决矛盾需要开展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农产品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我有很好的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经验,要带动更多农民朋友。”王强暗下决心。
2014年,王强的团队壮大到60多人,他注册了“河北咕咚来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同时任“河北新农人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培训学院”名誉院长,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运营和培训一肩挑,两种角色交替进行,直接面向农产品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从业人员开展培训。
从网商过渡到讲师是个不小的跨越,两种职业、不同的思维方式,老板会经营,不会讲课是件司空见惯的事儿,这些都没难倒爱钻研的王强,他把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开发出以落地实操为主要特点的“扁担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农产品从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研发、品牌营造、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到网络营销推广、仓储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等全流程的九大实战课程体系,受到企业、政府、农民的高度认可。
“互联网+农村,让我们成为新生代农民”
仅2014年一年的时间,王强就接到来自山东、吉林、海南、广西等20多个省市政府、企业的邀请,奔赴各地授课500余场,培训人数达30万人,同时还受到淘宝大学的邀请,在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培训、营销实战、网点建设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今年7月,王强被认证为河北唯一一个阿里巴巴农电所讲师及全国首批农村淘宝政府课程认证讲师,这位实操派农产品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讲师凭借自己的实力行走在全国农产品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的讲堂上。
2014年至2015年,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确定河北省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全省有17个县成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行唐县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王强有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经营和农产品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从业人员培训的丰富经验,他承接了建设行唐县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项目。
今年6月,王强被委以重任,他的公司被河北省商务厅选中,成为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唯一运营主体,负责操盘河北省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服务体系建设。
“我现在正带领团队运营‘河北助农网络交易平台’,该平台是推动我省农特产品进城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农村’,让我们成为新生代农民。”王强说,他对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的未来信心十足。
近几年,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蓬勃发展,农民朋友投身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创业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如果在2007年有人这么做,您一定会惊呼“有头脑”,因为那时候我国网民数量仅是现在的24%,网购交易规模仅是现在的2%。
行唐县的王强就是这样一个“有头脑”的人,从农民工到“全球十佳网商”,再到全国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专家讲师,再到承接运营国家级农村冯三村公共服务中心项目,他用了16年时间。“不管怎么变,我还是一个农民,是‘新生代’的农民。”王强说。
本报记者 李莉雅 通讯员 王琳 申卫霞/文
本报首席记者 张震 实习记者 宋铎/图
专家点评
长安区就业服务局 付为民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发展,并把鼓励“农产品进城”作为城乡协同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之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回乡创业的王强利用“互联网+”这座浩瀚的平台,实现了“农与商”的华丽结合,用自己的创业实践,影响着一大批希望尽快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农民创业者。
面对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格局,作为冀乡农民,必须发挥区位优势、地域优势,把创业的目光紧紧盯在京津等大中城市农副产品消费、人力资源服务等广袤的市场供应上,利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等高品质特色产品,创新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营销策略和经营方式,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登高而呼其声远矣!